“三桶油”全面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 混改重组成关键词 -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当前位置: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 咨询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三桶油”全面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 混改重组成关键词

时间:2017-01-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

“三桶油”全面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 整合重组和混改成为主要着力点


低油价时代,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渐近和国有企业改革提速,因垄断而颇受外界诟病的“三桶油”也行动起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继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全面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整合重组和混改成为主要着力点。

业内人士认为,深处“寒冬”的油气行业2017年将迎来巨大的变革,上游、中游将进一步放开,将持续有资本进入,混改被寄予厚望,民营油气企业迎来发展机会。同时,“三桶油”部分业务可能实现分拆经营或上市,这将实现公司估值的提升。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发改委也表示,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加快推进混改,第一批试点企业实施方案正在讨论。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谋划近三年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发布,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管住自然垄断,放开竞争环节,最大看点是上游放开和管网独立。

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2017年公司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等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试点先行,坚持重点突破、协调推进,适时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充分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要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二要持续推进业务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四要有序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五要扎实推进矿区业务改革,六要积极推进党建制度和监督机制改革。

在此之前,中石油已在油田、炼化、销售等企业试点实施经营自主权改革,天然气销售和管道业务体制调整,装备制造企业“五自”经营改革等。并在去年12月20日,审议并原则通过《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2017年以来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过去十来天里,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南方分公司和北方分公司相继成立,标志着其天然气销售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2014年在销售板块打响油气行业混改“第一枪”的中石化,也表态将全面深化改革。该集团董事长王玉普表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主要包括全力打好三大改革攻坚战,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围绕主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总部职能优化等。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 2015年中石化完成了对旗下油田服务、油田机械资产的整合重组并上市。去年年底,油气管网混改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川气东送管道公司增资引进中国人寿和国投交通。

中海油的内部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改革,同时推进中游炼化产业改革重组。中海油董事长杨华强调,2017年要着力推动增储上产,提升油气主业核心竞争能力;着力推进终端营销体系建设,提升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着力推进海外业务优化重组,提升海外资产创效能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措施落地,提升持续变革能力;着力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安信国际分析师王煜认为,“三桶油”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并购高峰后,目前出海步伐较为谨慎,仍以常规油气为主,2017年的并购主角,将是民营油企和向石油领域转型的非油企业。同时,“三桶油”部分业务可能实现分拆经营或上市。尽管改革在短期内难以带来业绩上的增长,但改革方案的出台将提升市场信心,同时优质业务的分拆将实现公司估值的提升。  

京沪深公布今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 混改成为重头戏 

专家认为,混改能够做大国有资产总规模,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近期,地方“两会”与央企2017年工作会议密集召开。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意料之中成为重头戏。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股,不仅可以扩大国有企业的再投资能力,并且在国有企业总债务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做大国有资产总规模,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并达到去杠杆的目的。

作为引领地方国企改革的三大标杆城市,近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继公布了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均被提及。

北京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企业调整重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海将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产融结合,完善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深圳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出台实施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国企改革文件。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探索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市场化国有监管运营体制。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相继明确混改思路。近期,在多家央企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样成为关键词。据了解,中国南航集团提出,2017年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在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在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突破,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化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央企年会定调2017年任务:混改重组成关键词  

近日,多家央企陆续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勾勒新一年路线图。混改、重组、调结构、资产证券化等成为2017年的关键词。

陆续释放新年信号

南航集团年度工作会于1月9日召开,工作会上提出,2017年南航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加大新兴领域投资力度,拓展业务领域。

中石油集团2017年工作会议于1月15日召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等决策部署,一要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二要持续推进业务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四要有序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五要扎实推进矿区业务改革;六要积极推进党建制度和监督机制改革。

中海油董事长杨华则在1月16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指出,2017年公司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推动公司创新发展。到2020年,完成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形成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在全球的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在1月16日中航工业召开的2017年工作会议上,集团表示,2017年集团营业收入的目标为3800亿元,利润目标为162亿元,2017年计划交付各类型民机432架。

在产业结构方面,中航工业将努力争取主营业务利润明显改善,主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并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2017年要继续剥离辅业,把全集团业务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由75个减少到60个;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推进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创新、扎实推进瘦身健体。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15日在公司2017年度工作会上亦强调,2017年,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突破,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今年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两个15%的增长。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1月16日召开了2017年度工作会议,集团公司董事长尹家绪指出,2017年将稳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骨干员工持股试点;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互联网 双创”平台,加快民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特定行业能力结构调整,继续加强资本运作等。

重组步伐还要加快

除上述央企外,国家电投、中国邮政集团、中铝公司等众多央企均悉数召开年度会议,部署2017年工作。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12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国企将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一方面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实施专业化重组,支持中央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整合同质化业务。

而2016年以来,央企兼并重组的步伐其实已有所加快。比如刚刚完成重组的中储粮与中储棉,以及更早以前的港中旅与国旅、中粮与中纺、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等央企重组。

东北证券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重点行业混改将提速,2017年将是混改的落地和重点突破之年,国资委已经部署了2017年改革计划,力求包括集团层面在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多家央企的工作会议也透露了这样的信号。(证券时报)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部署七大任务 提出七大目标  

中国证券报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月17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综合考虑安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着意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针对2020年这一规划期限部署了七大任务,并提出七大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这一能源消费结构目标指引下,针对各种清洁能源发展的部署无疑是《规划》中的亮点;而充电桩行业以及油气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在“十三五”期间的演进“路线图”同样值得关注。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七大任务分别是:高效智能,着力优化能源系统;节约低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多元发展,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创新驱动,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公平效能,推动能源体制革命;互利共赢,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惠民利民,实现能源共享发展。

同时,2020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则包括:

能源消费总量方面,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全社会用电量预期为6.8万亿-7.2万亿千瓦时。

能源安全保障方面,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增强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清洁替代水平。

能源供应能力方面,保持能源供应稳步增长,国内一次能源生产量40亿吨标准煤(煤炭39亿吨,原油2亿吨),天然气22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7.5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20亿千瓦。

能源消费结构方面,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10%,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以下;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55%以上。

能源系统效率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以下,电网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

能源环保低碳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能源行业环保水平显著提高,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能源普遍服务方面,能源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基本用能服务便利化,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清洁能源受关注

1月上旬,国家能源局曾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及同时面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解读。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能与同期的能源发展规划性文件同时发布,特别是首次编制了“地热能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性已凸显无疑。而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的能源消费结构目标指引下,清洁能源在规划期内的发展轨迹无疑是《规划》中的亮点。

其中,除已被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风电、水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外,《规划》针对未被纳入其中但同属清洁能源的核电发展设计了包括高效发展核电、加快堆型整合步伐、深入实施核电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核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加快论证并推动大型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和适时启动智能小型堆、商业快堆、6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等自主创新示范项目等在内的发展路径,并提出2020年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3000万千瓦以上。

此外,业内人士还强调关注充电桩和油气改革两个领域。其中,《规划》针对前者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充电站。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

针对后者的目标则是:出台油气体制改革方案,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制度改革,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进出口及下游环节竞争性业务,研究推动网运分离。实现管网、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

国家电网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中国证券报

近日,《国家电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意见提出,落实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完成系统内各单位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健全配合监事会工作机制。深化公司所属企业分类改革,按照电网监管类和市场竞争类企业功能定位,提高改革的针对性、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优化总部机构职能和管控模式,深化总分部一体化运作,构建对产业、金融单位的差异化管控体系。

意见强调,深化电力改革,推进电网监管类企业高效运营。落实电力改革任务。加快输配电价改革,配合做好成本监审,推动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与传导机制,加快构建科学的输配电价体系,逐步完善交叉补贴政策。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提升交易机构公司化相对独立运作水平,推动交易规则制定,不断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充分发挥“国家-省”两级交易平台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电力市场。积极推动售电侧改革,不断完善服务标准,主动服务售电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构建适应多元化市场主体的营销服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稳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有序放开,探索以混合所有制发展配电业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意见还提出,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竞争类企业动力活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增量配电等电网相关领域向社会资本放开。加快产业、金融单位上市步伐,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强化上市公司规范管理。探索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积极开展试点,建立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等。

国家电网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中国证券报

近日,《国家电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意见提出,落实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完成系统内各单位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健全配合监事会工作机制。深化公司所属企业分类改革,按照电网监管类和市场竞争类企业功能定位,提高改革的针对性、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优化总部机构职能和管控模式,深化总分部一体化运作,构建对产业、金融单位的差异化管控体系。

意见强调,深化电力改革,推进电网监管类企业高效运营。落实电力改革任务。加快输配电价改革,配合做好成本监审,推动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与传导机制,加快构建科学的输配电价体系,逐步完善交叉补贴政策。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提升交易机构公司化相对独立运作水平,推动交易规则制定,不断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充分发挥“国家-省”两级交易平台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电力市场。积极推动售电侧改革,不断完善服务标准,主动服务售电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构建适应多元化市场主体的营销服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稳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有序放开,探索以混合所有制发展配电业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意见还提出,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竞争类企业动力活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增量配电等电网相关领域向社会资本放开。加快产业、金融单位上市步伐,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强化上市公司规范管理。探索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积极开展试点,建立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