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瑞丰基金吴洋: 新兴产业存在 持续外延增长投资机会 -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当前位置:k8凯发赢家一触即发  > 咨询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北信瑞丰基金吴洋: 新兴产业存在 持续外延增长投资机会

时间:2016-05-11

来源:fund部落 作者:李树超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并购重组、定向增发、股权激励、股东增持……追求股票投资的外延增长价值是备受资金追捧、经久不衰的热门主题。北信瑞丰外延增长拟任基金经理吴洋认为,2016年是布局新兴产业外延增长的最佳时期,医药、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持续外延增长的投资机会。

  今年是布局新兴产业

  外延增长最佳期

  在吴洋看来,外延增长事件往往对公司业务经营以及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如并购重组、股东变更、引入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等事件不仅驱动企业价值的变化,也会蕴涵重大的投资机会。

  吴洋认为,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的充分发展和产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的内生性增长今年面临更多瓶颈;另一方面,从政策面、产业升级和海外并购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外延增长尚存在较大空间,2016年是布局新兴产业外延增长的最佳时期。

  他说,从政策面来看,去年底以来国家开始发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消化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内的并购重组和整合,将带来很多市场机会。

  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很多新兴产业还在成长和整合的初期,为了构建完整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不少企业开始跨界整合和上下游布局,新兴产业的外延式并购机会持续火热,市场机会不断涌现。另外,海外并购的外延式增长机会也在凸显,如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概股回归带来的投资机会等。

  吴洋说:“2015年,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规模再度激增,全年339起重组上会,创下新纪录,较2014年增长了75%。但与美国相比,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投向“真正”成长股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伟大的公司的成长之路少不了兼并收购,但在实际投资中,应该怎样用“火眼金睛”分辨出伟大公司和“讲故事”、“炒市值”的公司呢?

  吴洋介绍,北信瑞丰外延增长主要投向高成长性、具备外延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并选择成长相对确定、战略定位清晰、战略布局不断兑现和执行力好的公司。

  吴洋称,“在投资标的上,主要投资医药、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龙头公司,并密切跟踪产业周期和公司发展战略,适时在公司产业并购生态收获期逐渐退出。以零售药店行业为例,目前产业集中度还很分散,未来有并购整合和业务拓展的广阔空间,优势企业未来的外延增长机会很多,会持续为公司发展创造业绩。”

  吴洋说,虽然市场上并购重组事件越来越多,但在具体投资中还需要辨别这种布局是否有质量,需要衡量并购重组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增减,应寻找有质量的并购,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协同效应,不仅促进公司市值的增长、效率的提升,还需要促进公司自身的资源、技术等优势的发挥。

  重点配置新兴产业

  吴洋介绍,在具体投资层面,基金的投资仓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配置性仓位,主要配置互联网、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标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以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长期持有具有持续外延增长预期的个股;另一部分是交易性仓位,阶段性配置市场上热门的国企改革主题、借壳重组预期等标的,通过短线参与、波段收获具备并购重组预期的个股。他说:“在操作中,会以价值投资配置型仓位为主,适当参与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

  在吴洋看来,新兴产业领域的外延增长机会要明显多于传统产业,在投资布局上也将主要关注中小创市场的持续并购机会。

  从投资风险上看,吴洋认为,一是中小创股票的估值高,二是当前市场上风险隐患还是比较多,如信用、汇率和经济失速等风险,预计下半年市场可能会有所改善。

  “在建仓节奏上,我们会紧跟市场震荡进行波段操作。”吴洋说,“一方面,做好风险控制,避免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另一方面,还是坚持基本面投资,选择高成长性、优质、龙头公司,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重组并购的预期的精准把握和判断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