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
“最近一段时间,募集资金投向监管进一步收紧,募投项目的资金投入中属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已经基本上不允许列入。”有投行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是继“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被收紧后,监管层严控定增的新举措。
正因为如此,募投项目涉及非资本性支出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定增“大瘦身”。分析人士指出,监管层的目的在于加强融资的针对性,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严控“非资本性支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都作为资本性支出。与此对应的是非资本性支出,也就是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严控募投项目的非资本性支出将是监管层收紧定增的一项新举措。”上述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以(18.42,0.020,0.11%)为例,在今年2月22日发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中,公司拟募资15.42亿元,用于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三个项目。6月8日,公司收到了证监会对于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的反馈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申请人披露本次募投项目具体投资构成和合理性,以及是否属于资本性支出”。
就上述反馈意见,楚江新材表示,三个募投项目中,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分别涉及非资本性支出10300万元、4077万元、4500万元。对此,楚江新材对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进行了修订,将上述涉及非资本性支出的部分从募投项目中进行了剔除,募集资金也从15.42亿元削减到13.53亿元。
除了楚江新材,(30.15,0.730,2.48%)、(14.85,-0.290,-1.92%)、(8.90,0.120,1.37%)等上市公司在收到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反馈意见中均被问到了非资本性支出的问题。其中,募投项目中的其他费用、铺底流动资金等科目成为非资本性支出的重要构成。募投项目涉及非资本性支出的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对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进行了修订。